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主要从事电子封装工艺、材料及极端环境可靠性等相关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主持及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国防科工局重点预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 863 计划等课题 13 项,获拨科研经费累积3000余万元。在三维组装及封装技术、新型电子材料、工艺及装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
张新疆,硕士生导师,相思湖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结构设计、制备表征及其摩擦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在研/结题各级各类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已在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49篇,其中第一作者22篇。撰写1个中文专著章节,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件(已授权7件);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和盐城市自然科学奖2项;粉末冶金工业青年编委,江苏省“科技副总”。
李旭,重庆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导师:梁秀兵(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蒋斌(重庆大学)。研究课题为高/中熵合金增材制造及强韧化,发表SCI论文三篇。
史昆 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年科技人才,现任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钛合金技术产业部科研室主任,从事钛合金研究17年,主要从事高性能铸造合金及其先进成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获科技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出版专著1部。
陈志平,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目前为西安交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刘刚/李润霞。主要从事金属3D打印方面的研究,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Rare Earths》和《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马星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学院教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洪堡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微纳米机器人的研究,主持科技部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面上等项目,担任中科院一区期刊JMST副主编。曾获马普智能所Günter Petzow Prize,深圳市青年科技奖,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深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4)、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10)。
标题:杭春进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