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工学博士,博导,研究员,原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工程师,复杂铜铅锌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2015年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当选2017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国家奖励办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专家。主要兼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钒资源清洁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冶过程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长期从事页岩提钒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对钒页岩矿物晶体结构、赋存状态以及钒迁移配位转化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在该领域发表SCI学术论文24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其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
曹阳,工学博士,讲师,红河学院化学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系教师,云南省东南亚稀贵金属新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秘书。硕博连读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博士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NFSOC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级科研基金7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8项(氧化铜铅锌、硫化铜铅锌以及锡石的实验室小试、重选-浮选的流程考察、工业调试),发表论文12篇,发明专利授权5项,参与编写了第十二届选矿年评:锡选矿部分。
徐斌,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与二等奖等奖励。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2篇,其中含中科院1区21篇,Top期刊2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2项(前3),含第1发明人专利12项。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清洁提取与分离、多金属复杂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优质铁矿资源深加工、复杂矿产资源选矿分离富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陈攀,四川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战略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与高质化利用、战略矿产利用的药剂分子设计开发及重金属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十二五科技支撑子课题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9项。
标题:程海勇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