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王力霞,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副教授,2013.06吉林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2018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材料学专业访问学者;攀枝花市第五层次高层次人才。科研方向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制备与相关应用研究、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主持完成省级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杨绍利,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创新 开发,科研成果较丰富。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三等奖 1 项, 国家级行业 协会三等奖 1 项,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 1 项、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32 项; 获得国家发明/实用 新型专利 80 余项, 实现成果转化 13 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 8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肖清泰,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入选者。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5篇,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6件,曾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二等奖等科技奖励。
刘兵兵,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主持国自科面上/青年、省优青、省创新人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5项。担任《Rare Metals》、《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工程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东北大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低碳胶凝材料开发、熟料制备及绿色混凝土优化研究。公开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聚焦于尾矿的高价值利用和水泥基材料性能提升。
标题:王勇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