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朱子翼,2013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材料成型专业,2015年至今为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陈开斌,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现任中铝郑州研究院总经理。先后负责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授权发明专利45项。荣获第十七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获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宋怀河,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先进炭及复合材料;主要研究方向:1)沥青基炭材料(通用级、高性能沥青炭纤维,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等);2)碳纳米材料(碳包覆纳米金属晶、纳米洋葱、填充纳米碳管、石墨烯等;3)纳米碳管及其在聚合物和炭/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4)储能炭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储氢和超级电容器材料);5)介孔炭材料。
方治文,天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氟气体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电池分会理事。历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特种气体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委委员、绿菱电子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现任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山东重山元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前沿新能源电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特种装备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
周善红,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同年进入公司炭素专业,主要从事炭素工艺、炉窑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和现场应用。工作期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标题:黄启忠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