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苏方远,博士,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开发、中试放大和理论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及执行负责人完成和主持国家、山西省和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十余项,涉及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锂硫电池等多种电化学储能器件。
陈开斌,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现任中铝郑州研究院总经理。先后负责和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授权发明专利45项。荣获第十七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获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朱子翼,2013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材料学院材料成型专业,2015年至今为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陈海焱,博士,现任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以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气(液)固两相流、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基础,从事节能减排与环保装备、粉体工程与设备、通风除尘与净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重点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低成本、规模化超细加工与高值化利用,除尘净化设备研发,电子废弃物拆解、破碎、分选分离与危害评价,粉体的超细粉碎分级、形貌控制、输送与干燥,燃烧爆炸,及相关的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
?王喜章,南京大学,教授、博导。2001年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物理工学科做博士后2年(2003~2005),2011年被聘为教授。长期围绕纳米与介观结构材料的生长机理、成分与结构调控、宏量制备、催化功能化、能量转化与储存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标题:马志华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