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梅艳钢太原工业学院副教授,1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同年九月份进入太原工业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含碳物质热转化与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针对碱金属在碳上的分布特点与分布行为,采用多种原位手段对热转化过程中碱金属的分布与转化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相关领域高水平期刊Fuel、Energy Fuel、燃料化学学报等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授权专利4项,被《燃料化学学报》和《煤炭转化》期刊聘为青年学术编辑。
杨庆彬,毕业以来一直在首钢工作,首钢科学家。河北省焦化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金属学会焦化分会主任;国家环保产业协会焦化废水处理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正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专家;第八届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首钢技术专家,首钢科技特殊贡献奖;京唐公司特殊贡献奖。获得科技成果奖20余项、管理创新成果奖9项、申请专利18项、出版著作2本、发表论文30余篇。
朱秀栋,工学博士,202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工艺专业。曾就职华北理工大学,目前就职于太原学院,主要从事煤转化技术、工业催化等方面教学和研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篇。
李占库,长期从事低阶煤温和转化及高值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在煤焦油催化加氢、煤基平台化合物和功能材料制备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研发了煤焦油结构调控及其制备增韧酚醛泡沫和锂硫电池正极用碳材料的技术。
王建兵,1978年2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加工与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在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水处理技术、能源矿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责任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以第一发明人取得授权专利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标题:郭振坤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