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汤骏,博士,2019年入职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任资格副教授,主要从事煤基化学品绿色催化转化、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等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hem. Sci.、J. Catal.、Nano Res.、Chem. Commu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Phys. Chem. C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授权发明专利2件,担任《稀有金属》期刊青年编委。
孙方远,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从事干熄焦流程中的运动和传热优化,以及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用、新能源等领域涉及的微纳米材料传热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朱亚明,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人层次,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理事,辽宁省化工学会煤化工分会委员。担任《煤炭转化》、《化共矿物与加工》和《煤质技术》等7种学术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低阶煤/沥青/生物质基炭材料高附加值利用研究。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一获奖人)。
崔文权,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环境光电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省先进工作者,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200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分别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及清华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研究。 在煤化工及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项目各1项。
吴孝敏,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NOx和CO的治理、CO2的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评估的工作。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和厦门市的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等。分别获得过福建省和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标题:张代林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