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李建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研究员。2016 年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铜锌锡硫、铜铟镓硒等新型硫族化合物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器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Nature Energy, Advanced Materials, 等 SCI 学术论文 20 余篇,论文总 引用 2200 余次,H 因子 25.
梁昱巍,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光催化分解水析氢、苯甲醛的氧化和 5- 羟甲基糠醛光催化转化等工作。在《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以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杂志发表文章。
夏龙,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担任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期刊编委,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热结构和吸波隐身中基础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防科工局配套项目等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Acta Mater、Carbon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4 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
吴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现工作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主要从事磁/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 4 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收录论文17 篇,申请授权专利 9 项。
张达威,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美国材料性能与保护协会会士,Corrosion Science 期刊副主编。主要从事智能耐蚀材料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智能防腐涂层、微生物腐蚀与防护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腐蚀研究等,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引用 13000 次(h 因子 63)。
标题:罗锐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