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团队给锂金属电池换了瓶“柔顺剂”:新电解液让锂离子乖乖排队,不再乱长枝晶。结果,12分钟灌进七成电,一口气能跑800公里,30万公里后仍生龙活虎。能量密度冲到386瓦时/公斤,快充、长续航、高安全首次同时达标,电动车“续航焦虑”有望终结。
科学城高新区把储能当成“未来电”,清安能源三年长成10亿估值独角兽,百座“超级充电宝”跑全国;又拉上30家配套厂,把八成零部件留在重庆,连配电老厂金华电器也转型吃“峰谷差”。2027年目标直指百亿:上游抢材料、中游做集成、下游卖服务,一台柜子500万分蛋糕。价格战、外巨头压境,企业就练内功、出海抢单,移动储能车、虚拟电厂、电碳交易齐上阵,誓把“重庆智造”做成全球绿电方案。
9月9日,滨州市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题发布会,重点推介了"5210N"产业集群发展成果。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企业,山东裕航特种合金装备有限公司在会上分享了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9月10日,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战略性矿产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世界领先的资源供应体系。其中,在锂矿资源方面发现了一条横跨四川、青海等四省区、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目前已探获多个大型、超大型锂矿床。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一辆辆抬包车正运送着960℃的高温液态铝水,像一场工业接力赛,直接将铝水输送到隔壁企业的生产线上。在这里,铝水无需冷却凝固,即刻进入下游加工环节——这种创新的“液态直供”模式,不仅省去了传统铝锭的铸造、运输和重熔环节,更催生了“隔墙效应”,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无缝协作,真正做到了“原料零库存”。
作为西部地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都市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达10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上市企业7家。2025年上半年,全市氢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23%,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9月9日,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迎来了一场聚焦零碳园区建设的专业研讨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氢能技术将成为推动零碳园区建设的重要引擎,需要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层面持续发力,以促进氢能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淮北市以“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核心目标,通过专班推进、强链补链等举措,推动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高速发展。目前,该市已形成涵盖铝型材、铝板带箔、再生铝等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并成功培育中基电池箔、国轩象铝、银邦新材料等一批链主企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显著提升。
近日,我国新能源配套储能领域迎来重要进展——三峡集团吉木萨尔10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充电实验。据悉,该项目不仅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光储一体化工程,更标志着我国在长时储能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一道新能源科技(忻州)有限公司14GW高效光伏电池工厂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采用26条全自动化生产线,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6.7%,电池开路电压(Voc)高达746mV,标志着N型TOPCon电池产业化进程再提速。
9月8日,旭阳集团乐亭园区氢能项目迎来重大突破——5000Nm3/h高纯氢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实现全线贯通,首批99.999%纯度的车用氢气产品已正式外运发车,标志着旭阳集团在氢能产业布局上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国内商用车龙头企业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氢燃料电池系统领先供应商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签署了《车辆销售合同》,双方将联合推广300台4.5吨庆铃M600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氢能冷链物流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为国内氢能商用车提供了“整车厂-系统厂-经销商”的多维合作样板。
9月8日,在厦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期间,全球新能源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宣布与厦门市深化战略合作,签约总投资433亿元的41个重点项目,其中“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规划建设年产能80GWh的全智能化动力电池生产线,预计2026年6月主体建设完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400亿元。
9月8日,天能和巴基斯坦电池龙头ACM在长兴牵手。天能出技术、产线和绿色回收方案,ACM掏渠道和市场,一起把高性能电池装进两轮三轮、储能柜,顺便把旧电池吃干榨尽。双方说,这是给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充电,也是替巴基斯坦能源转型省煤减碳。以后复制这招,沿着一带一路把干净电送到更多国家。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氢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在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宝钛集团镍材料公司近日取得重大研发成果,成功开发出大规格镍极板产品,为我国氢能装备自主化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9月8日,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宣布其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的超级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初正式投产。该公司欧洲区总经理沈琦透露,欧洲市场已成为宁德时代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增长极。
9月4日,中国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文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晋军一行赴安徽省铜陵市调研期间,与铜陵有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龚华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士启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加强战略合作、深化产业协同进行广泛交流,并达成共识。
9月10日,铜市“外强内弱”:秘鲁罢工+美元回落,COMEX铜涨0.5%,伦铜去库10.7万吨,注销仓单过半;国内需求疲软,铜杆开工降至65%,上期所库存18万吨,沪铜微跌80元至79650。价差倒挂830美元,进口窗关闭。上游矿建股独强,下游加工股普跌超2%。市场博弈79600平台,短期维持震荡,静待库存拐点与政策落地。
在国内储能行业掀起技术革命浪潮之际,卫蓝海博(淄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海博")率先实现SHS180-314Ah规格半固态储能锂电池的规模化生产,为中国储能产业注入新动能。
9月9日,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再布新棋。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科新动力电池系统(湖北)有限公司在武汉市蔡甸区完成注册,由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设立,注册资本达2亿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彦超,经营范围涵盖电芯制造、电池系统集成、新能源动力设备等完整产业链。
9月10日,东软载波(300183.SZ)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1.5GWh磷酸铁锂储能PACK产线的建设,并已通过批量生产验证。此次产能的落地,标志着该公司在储能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有望进一步强化其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2025年8月30日上午11时10分许,美国加州蒙特利县帕克菲尔德东南部的赫斯特公司280MW光伏电站内,一座采用特斯拉储能系统的电池储能设施突发火情。起火点位于两个约18.6平方米(200平方英尺)的锂电池架内。
9月1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主题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进展。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兼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纯出席会议并通报了相关工作情况。
从9月10日起,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21.SH,当前股价达至23.1元人民币,公司市值约650.67亿元)不再需要定期披露其在巴基斯坦的重大资产购买交割进展公告。此前,自2017年始,该公司已连续8年间,按照相关监管要求每30日发布一次该类进展信息。
安徽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对合肥融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的三元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进行首次环评公示。该项目选址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花山工业园,总投资达17.4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56.51亩,规划新建8.5万平方米生产及配套设施。
2023年9月8日,固态离子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简称"离子能源")总部建设项目开工典礼在武汉经开区军山科技城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公司向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9月10日,随着山东公司电厂#2机组的顺利并网,国内首次构网型储能联合光伏、火电黑启动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试验由山东公司电厂与龙源电力山东公司禄山储能电站联合实施,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可推广的“国家能源方案”。
永太科技与复旦“联姻”生了个“娃”——永太芯氟,注册资本1000万,公司占67%,教授团队拿33%。这个“娃”专门负责把复旦在Nature上发表的“给电池打一针补锂”的黑科技,从试管推向工厂,目标是把电池循环次数从两千次直接拉到一万次以上。三月签约,九月落地,下游验证已达标,就差规模化挣钱。一句话:高校出魔法,永太变钞票,旧电池“满血复活”的生意正式开张。
在9月9日开幕的慕尼黑国际车展(IAA)上,比亚迪副总裁李柯向媒体透露了公司最新欧洲战略规划。她表示:"我们计划三年内完成在欧洲的电动车本地化生产布局,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将成为未来1-2年内的销量主力。"
近日,澳交所上市公司流星资源(Meteoric Resources,MR)宣布,其位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稀土试验加工厂建设计划已获得当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厅的正式批准。公司表示将立即启动这一投资200万澳元的试验厂建设,预计两个月内完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