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资源集团在锂盐产能扩建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该公司近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矿锂业将对现有年产2.5万吨锂盐生产线进行综合技术升级改造,新建年产3万吨高纯锂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074亿元,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或自筹资金,预计改造周期6个月。
此次技改项目完成后,中矿资源的电池级锂盐年产能将从现有的4.1万吨提升至7.1万吨。这一产能规模的扩大,将显著增强企业在
锂电材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锂盐作为
动力电池核心原料,其纯度直接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高纯锂盐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技改项目重点围绕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展开。现有生产线将通过设备更新、工艺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升级。在金属材料处理环节,将引入更先进的提纯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锂盐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新生产线将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排放。
氢氧化锂作为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的重要前驱体,是本项目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高
镍三元电池技术的普及,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需求快速上升。中矿资源此次扩建项目正是瞄准这一市场机遇。新生产线将采用创新的结晶工艺,可生产满足高端电池需求的超纯氢氧化锂产品。
在
电解液原材料方面,项目也将生产高纯度的
六氟磷酸锂关键原料。电解液作为
锂电池的"血液",其品质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通过提升基础锂盐的纯度,可以为下游电解液生产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保障。
锂盐生产过程中的金属杂质控制是技术难点之一。本次技改将重点优化除杂工艺,采用多级过滤和深度净化技术,确保产品中钠、铁等金属杂质含量达到ppb级。这种高纯锂盐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满足高端动力电池的严苛要求。
项目选址考虑了资源配套优势。中矿锂业现有生产基地具备成熟的锂盐生产经验和配套条件,改造升级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同时,项目所在地临近
锂矿资源,有利于原料供应和物流运输,降低生产成本。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项目将采用国内领先的锂盐制备工艺。与传统的纯碱法相比,新工艺在金属回收率、能耗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针对锂辉石原料的适应性更强,可以处理不同品位的矿石,提高资源利用率。
项目建设周期安排考虑了市场供需因素。6个月的停产改造期经过精心测算,既能保证技改质量,又能尽快恢复生产。公司将在停产期间提前储备部分产品,尽量降低对客户供应的影响。新产能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陆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