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内河航运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交水发〔2025〕60号),为内河航运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河航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航道畅通、港口枢纽能力、运输组织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为更好地发挥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六部门联合印发了该意见,旨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智慧创新转型。
文件提出了7个方面23项重点任务,其中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核心内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
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推动电池动力技术在中小型船舶、中短距离运输中的应用,鼓励电动船定班、定线规模化应用。同时,探索
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在中大型船舶、中长距离运输中的应用。
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建设绿色美丽航道:结合不同场景,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此外,文件还提出了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推动智慧创新发展、加强与经济产业融合、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多方面的任务,全面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意见的落地实施,文件提出了强化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的保障措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力破解内河航运发展的关键问题,细化任务措施,推进工作部署。同时,文件强调了对内河航运发展的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强化试点引领,确保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内河航运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通过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绿色美丽航道等具体措施,文件旨在推动形成绿色航运产业链,助力实现交通强国目标。未来,随着各项任务的逐步落实,内河航运将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