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氢能产业正蓬勃发展。西咸新区迎来国内先进的氢燃烧领域规模化研发测试研究院签约落户;榆林市的氢化镁储氢材料中试装置稳定运行;“西安—渭南—韩城”城际氢能走廊上,氢能重卡日夜穿行。陕西作为全国重要煤化工基地,氢产能超200万吨/年,正努力发挥最大效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氢燃料电池堆是氢能车辆核心部件,但设计平台技术长期被外国公司垄断。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园区的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电堆产线高速运转,年产2000台(套)氢燃料电池堆,产值约3亿元。背后是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与企业的深度协作,历经20余年研发,构建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分析平台,打破了对国外软件的依赖。
在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团队攻克氢液化技术,将氢气冷却至零下253摄氏度液化,体积仅为气态的1/800,具有能量密度高、储存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今年初,该公司液氢动力倾转旋翼无人机在宝鸡市升空,30升钛合金液氢储罐在低温下平稳工作,完成国内首个液氢驱动吨级飞行器试飞。
绿氢是零碳能源,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2024年,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1亿元的榆林零碳产业园氢能(制氢)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启动,投产后年产绿氢约3000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建成后绿氢加注成本从45元/千克降至25元/千克。中游环节,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可实现常温常压安全高效储氢,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在渭南韩城市,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内,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韩城市依托焦化产业副产氢资源,制氢成本低,产能超1.8万吨/年,且氢能重卡续航里程适合短距离高频次运输场景。此外,陕西省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在渭南蒲城县开通,氢能产品也在加速走出国门。预计2025年底前,陕西省高纯氢产能将达到5万吨/年,氢能企业将达200家以上,推动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0亿元左右,2025年全年全产业链产值将达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