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国《商业报》消息,为筑牢环境与公众健康防线,泰国商业部于当日正式推行电子垃圾全面禁运政策,严禁各类电子垃圾流入国内。该禁令早于6月23日在《皇家公报》上刊载并即刻生效,彰显了泰国政府治理电子垃圾问题的坚定决心。
此次新发布的公告是对2020年8月11日原电子废物进口管理公告的全面升级。在禁运范围上,电子废物清单大幅扩充,从原来的428项猛增至463项,将更多废弃电子设备纳入管控范畴。除了常见的损坏电路板、旧锂电池、报废手机外,那些含有危险物质的小型电器也赫然在列。与此同时,海关税则也进行了同步调整,与《2022年协调制度》紧密接轨。这一举措旨在堵塞监管漏洞,防止不法分子通过虚报货物品名等手段,将电子垃圾偷运入境。
公告对“电子垃圾”给出了明确定义,即电气或电子设备在寿命终结后产生的部件或废料,不过发电机废料不在此列。这些电子垃圾往往潜藏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像电容器、含汞开关、阴极射线管(CRT)玻璃碎片等,都是《工业部危险物质法》(B.E.2556)中明确管控的危险物质。特别是那些含有镉、汞、铅或CH?Cl?等有毒化学物质的组件,更是被危险物质清单第5.2类第2.18项列为需特殊监管的高风险废料,一旦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为确保禁令有效执行,公告明确将海关关税编码第84章和85章下统计代码为“899”的废弃设备,统统列入禁止进口的黑名单。泰国政府还着重强调,将进一步强化边境监管力度,通过增加检查频次、提升检测技术等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落实禁运政策,为国家的绿色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