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sports必一 >

> 新闻资讯

> 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7条GWh级产线在建,超30条中试线投产

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7条GWh级产线在建,超30条中试线投产

2025-07-09 09:34:02 来源:真锂研究
281        0
简介: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再获里程碑式进展。2025年,国内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预示着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已经提前爆发。从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到多家知名企业的布局,固态电池的量产化正在加速推进,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电池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快速充电能力,正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的热门选择。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产业迎来了重大进展,多条GWh级生产线和中试线的建设与投产,标志着该领域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安徽安瓦新能源:1.25GWh半固态电池生产线

安徽安瓦新能源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奇瑞、国轩高科、美国24M、泰国GPSC、日本阿泽巴等股东联合投资。该产线总长超35米,设计产能达1.25GWh,采用正负极干法制造技术,大幅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和能耗。首批下线的新型固态1.0电池样件已通过新国标GB38031-2025及严苛的针刺测试,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400Wh/kg产品样件进入试制阶段,计划于2027年推出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第三代全固态电池。

清陶新能源:全国首条固态电池产线

清陶新能源在2018年建成全国首条固态锂电池产线,产能规模为0.1GWh。2019年签约年产10GWh固态锂电池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1GWh已于2020年建成全球首条1GWh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

卫蓝新能源: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

卫蓝新能源联合恩捷集团、天目先导于2021年投资建设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总金额预计达13亿元,预计2026年规划达到20GWh产能。

辉能科技:半固态电池产能

辉能科技在2021年半固态电池产能达到1GWh,成为国内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中试线

赣锋锂业在2018年启动2亿Wh固态锂电池中试生产线建设项目。2019年完成第一代固态电池年产0.3GWh产线投产,2022年规模达2GWh的固态电池产线建成投产。

蜂巢能源: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蜂巢能源计划在2025年实现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在量产车上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

中固时代:固态电池中试线

中固时代计划在2025年启动建设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10月份投产,随后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2GWh超大容量固态电池生产线。

合源锂创:固态电池量产线

合源锂创在2025年启动1GWh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计划分三期建设10GWh固态电池生产线,预计2025年11月产品下线。

除了上述明确宣布启动GWh级固态电池产线建设的企业,还有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电池和汽车企业也都宣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2025年半固态电池量产上车,2027年全固态电池中试下线,已经成为了市场与行业共同的期待。

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7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或将达到18GWh,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已超过280家;到2030年,固态电池可能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解质材料体系构成的10%左右。

固态电池的快速量产和GWh级固态电池量产线的陆续建成,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电池产业链的格局。尤其是在材料、设备两个核心领域,变革尤为明显。在正负极材料方面,高三元和富锂基材料,配合硅碳负极或锂金属负极材料的应用,正在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从300Wh/kg推高到400Wh/kg。在隔膜、电解质材料上,高强度复合膜、陶瓷涂布膜,甚至是骨架膜等技术的应用,也正在让传统隔膜巨头重新入局固态电池。在电解质领域,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技术路线各自快速突破,三大路线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正在快速缩短技术与应用距离。

此外,在复合集流体材料上,通过在箔表面依次镀镍、镀陶瓷材料,形成梯度过渡层,解决了固态电解质与集流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界面分离问题。诺德股份、德福科技、嘉元科技、光莆股份等头部复合集流体企业的最新样品正在向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厂家进行送检测试。

在设备领域,高精度叠片机、干法一体机、高压化成设备等新型设备已进入头部厂商供应体系,利元亨、嘉拓智能、宏工科技、先导智能、曼恩斯特等企业获得了实质性订单验证。固态电池还未上市,设备厂商的竞争就已经提前爆发。仅以干法工艺和设备为例,固态电解质在生产、制造的全过程中对水分的控制异常严格,这使得原有锂电池电极的湿法制备工艺难以应对。因此,干法电极的工艺和设备成为了固态电池生产的关键。然而,相对于湿法工艺,干法工艺的难度几乎成指数级别上升,围绕固态电池正在形成新的竞争节点。

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在2025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多条GWh级生产线和中试线的建设与投产,标志着该领域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到多家知名企业的布局,固态电池的量产化正在加速推进,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固态电池的快速量产和GWh级固态电池量产线的陆续建成,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电池产业链的格局,尤其是在材料、设备两个核心领域,变革尤为明显。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逐步推广,预计到2027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8GWh,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将超过280家,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持。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sports必一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湖北 - 武汉
2025年07月23日 ~ 26日
上海 - 上海
2025年07月24日 ~ 26日
宁夏 - 银川
2025年07月24日 ~ 26日
陕西 - 西安
2025年07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