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sports必一 >

> 新闻资讯

> 湖北省推进“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因地制宜布设光风和储能设施

湖北省推进“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因地制宜布设光风和储能设施

2025-07-12 09:14:58 来源:湖北省自然资源厅
143        0
简介:2025年7月10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在废弃矿山区域因地制宜布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储能设施,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湖北省绿色发展。
2025年7月10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湖北省将通过矿山生态修复,推动“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利用矿山开采遗留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布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储能设施,探索矿山生态修复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文件强调,湖北省将拓展多场景运用,特别是在靠近城区或景区周边、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废弃矿山区域,进行综合利用开发。除了“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外,还将探索“矿山修复+文旅”“矿山修复+康养”“矿山修复+科普”等多种模式,进一步拓宽废弃矿山的价值。

在新能源领域,湖北省将引导在废弃矿山区域布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储能设施。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新能源供给能力,还能通过生态修复改善矿山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为实现上述目标,湖北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提升碳汇能力:通过对裸露边坡和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提高矿区的植被覆盖率,实现从“碳源”到“碳汇”的转变。

盘活自然资源要素: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建设用地、耕地、林(园)地整理,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在生态环境破坏较轻的区域,通过土地复垦发展特色农业,建成农产品生产基地。

拓展多场景运用:利用修复后的废弃矿山发展旅游、康养、文体、科普等产业,提升废弃矿山的综合利用价值。

引导产业规模聚集:通过矿山生态修复的建设用地区块,优先用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绿色智能产业园、高端度假区等入驻。

为保障措施的顺利实施,湖北省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试点引领,并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对生态修复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通知,标志着湖北省在矿山生态修复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湖北省不仅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还将提升区域新能源供给能力,推动绿色发展,为全国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提供宝贵经验。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sports必一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河南 - 洛阳
2025年07月16日 ~ 18日
山西 - 太原
2025年07月16日 ~ 1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07月18日 ~ 20日
湖北 - 武汉
2025年07月23日 ~ 26日
上海 - 上海
2025年07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