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迎来阶段性回暖信号。多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调整逐步改善盈利结构,其中BC(背接触)组件因其高转换效率及差异化优势,在海外高端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爱旭股份的ABC组件凭借全黑外观、高功率输出及稳定的可靠性,在欧洲户用市场获得较高溢价,部分型号价格较同类TOPCon产品高出约50%。
据了解,BC技术通过减少正面栅线遮光,提升光吸收效率,尤其适合屋顶分布式场景。相较于传统PERC或TOPCon组件,BC产品在相同面积下可输出更高功率,且外观更符合高端用户的审美需求。目前,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企业是该技术路线的主要推动者。爱旭方面透露,其ABC组件单位生产成本已接近行业主流水平,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形成成本与性能的双重优势。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爱旭ABC组件全年出货量达6.33GW,同比激增12倍;2025年一季度出货4.54GW,环比增长超40%。这一增长趋势与海外政策扶持密不可分。欧洲多国对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持续加码,尤其鼓励高效率、长寿命的组件应用。此外,澳大利亚和日本市场对高溢价产品的接受度也较高,进一步拉动需求。
成本控制方面,爱旭通过提升开工率与优化供应链,显著降低了硅片、
电池片等环节的损耗。金属基板(如
铜箔背板)的工艺改进亦推动了轻量化与散热性能的提升,间接降低了系统安装与维护成本。业内人士指出,BC组件的金属化工艺要求较高,但规模化量产后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明显,未来或成为N型技术中的主流选择之一。
产业链价格波动仍是行业关注焦点。近期硅料与硅片价格反弹,带动下游电池、组件报价试探性上涨,但实际成交仍取决于终端接受度。部分观点认为,若供需关系趋紧,高效组件价格可能维持高位。对此,爱旭表示,其ABC组件溢价能力较强,若市场整体价格中枢上移,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
除技术优势外,政策环境亦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部分地区通过产能调控引导行业有序竞争,避免低价恶性循环。这一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储备与渠道资源,或加速整合中小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总体来看,BC技术路线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提速。随着产能释放与成本优化,其市场渗透率或将持续增长,为
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