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与资本加速共振,固态电池赛道热度陡升。工信部把全固态电池列入2025年标准重点,顶层设计先行为量产铺路;Wind指数20天涨逾一成,资金用行动投票。叠加宁德时代5GWh产线投产、国轩“金石”首秀,政策、资本、技术三箭齐发,行业拐点信号愈发清晰。
产业链上下游开足马力,设备、电芯、材料三线并进。孚能400Wh/kg硫化物电池年底小批量交付,华亚智能200MWh干法电极装备已为客户量产,欣旺达两代全固态产品锁定2026-2027年上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正被快速打通,规模落地只差临门一脚。
全球车企竞逐固态电池装车高地。宝马i7全固态测试车驶上慕尼黑街头,奔驰携手Factorial剑指2030年大规模量产,现代、起亚等亦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海外巨头从“观望”转向“实测”,标志固态电池进入真实工况验证阶段,2027年小批量上车、2030年全面铺开的节奏愈发明朗。
新场景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高性能需求爆发,为固态电池提供增量市场。东兴证券指出,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有望成为新应用“标配”,技术领先且率先落地的企业将享受双重红利,产业化进程或被需求端进一步前置。
材料环节率先受益降本与放量。开源证券认为,成本掣肘下,高性能材料的国产替代与规模降本是破局关键;中国银河梳理七大投资方向,磷酸铁锂、结构件、负极、电解液、铜箔、高镍三元、隔膜均存修复机会。材料龙头凭技术壁垒与定价权,有望在本轮景气上行中兑现超额收益。
总结来说,政策定调、技术突破、资本涌入、车企验证、新场景需求五力齐发,固态电池产业化全面提速;2027年迈入小批量,2030年奔向百GWh时代,材料与设备环节将率先分享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