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机器轰鸣,奥来德OLED关键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破土动工。13.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将崛起以光敏聚酰亚胺、薄膜封装、低温彩胶、发光材料为核心的“千吨级”产线。项目达产后,国产高端显示材料的供给能力将跃升,进口依赖度大幅降低,为OLED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写下坚实注脚。
追溯奥来德的成长线,2005年从零起步,专注OLED材料与核心设备;十五年后,公司携“吉林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光环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OLED材料与设备“双第一股”。如今,再度落子长春新区,既是对过往技术积累的兑现,也是对未来千亿级显示市场的先手布局。
董事长轩景泉把“卡脖子”三个字写进企业基因。在他看来,新基地不是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材料+设备”双轮战略的实体支撑:一端把光刻胶、发光材料做到国际水准,另一端把蒸镀机等核心设备推向量产化,用“专精特新”路径把国产替代从口号变为订单。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提醒,全球显示产业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技场。OLED材料自主化不仅关乎技术迭代,更是产业安全的“生死线”。奥来德二十年的深耕,让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第一次拥有了与国际巨头平起平坐的底气,项目建成后将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的竞争版图。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新清算过一笔账:我国面板产能占全球过半,但关键材料进口比例依旧偏高。奥来德新基地投产后,每年可为产业链节省巨额外汇,更重要的是把“材料国产率”从量变推向质变,为中国从“显示大国”到“显示强国”的跨越装上新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