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中卫市迎来新能源里程碑,利浩能源穆和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经公开招标,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以2.66亿元报价、0.664元/Wh单价成为EPC总承包第一候选人。项目将在戈壁荒原上矗立起一座集储能、变电、监控于一体的现代化电站,为西北电网调峰填谷提供硬核支撑,同时带动地方绿色产业链升级,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设备安装。
本次招标范围远超常规电站建设,中标方需完成从地质勘察到竣工决算的全链条服务:首先对站址及接入变电站进行精准测绘和三维设计;随后采购磷酸铁锂电池、升压变流一体舱及EMS能量管理系统,所有设备须通过高温、风沙等极端环境测试;再实施“五通一平”、土建、安装、绿化及配套消防、污水、安全设施,并负责调试、培训、质保,直至项目整体移交生产运营。
技术亮点在于“共享储能”模式:电站不仅服务单一新能源场站,而是面向区域内多家风光电站开放容量租赁,通过云端EMS统一调度,实现“毫秒级”响应电网AGC指令。400Mh大容量可一次吸纳约80万千瓦时富余绿电,相当于8万户居民日用电量,显著缓解宁夏新能源弃风弃光现象,并为未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积累宝贵运行数据。
经济账同样亮眼:0.664元/Wh的EPC单价处于行业低位,较2023年同类项目平均报价低约8%,显示设计施工一体化带来的规模效应。电站投运后,预计年调峰电量超1.2亿千瓦时,按当前西北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年收益可达4000万元,静态回收期约6.5年;若叠加容量租赁与绿电溢价,投资回报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
社会与环境效益同步释放:项目采用全预制舱布置,较传统混凝土建筑减少90%现场湿作业,施工粉尘降低70%;站内设置雨水回收与滴灌系统,年节水2000吨;同时配套建设1500平方米管理用房与培训中心,可直接创造本地就业岗位120个,间接带动运维、检修、储能电池回收等上下游产业,打造宁夏“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样板。
总结来说,利浩能源穆和项目以2.66亿元低价中标,标志共享储能进入规模化、低成本时代。电站集勘察、设计、设备、施工、运维于一体,通过400MWh大容量与云端调度,破解宁夏弃风弃光难题;同时以预制舱、雨水回收等技术实现绿色建造,带动就业与产业链升级,为西北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复制的“中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