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a海上风电场位于爱尔兰海威尔士水域,离岸28.8公里,水深30-45米,规划安装96台15 MW级风机和4座海上变电站,配套220公里外送高压海缆。项目采用15 MW级直驱永磁风机与新型可回收叶片技术,单台风机年发电量约0.6 TWh,度电成本预计降至45英镑/MWh以下,低于英国政府AR7差价合约上限价,具备平价上网竞争力。
根据英国政府最新推出的“清洁产业奖金”,每吉瓦海上风电可获2700万英镑初始资金,Mona项目有望额外获得4050万英镑启动资金,用于本土港口基建与供应链本地化。BP与EnBW已承诺风机塔筒、升压站模块将在Teesside和Humber两大新建总装基地制造,预计创造2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5000个间接岗位,兑现政府“供应链30%本土采购”要求。
除Mona外,BP-EnBW还在同一海域推进1.5 GW Morgan项目,计划于9月10日前获批,届时两家公司将在爱尔兰海形成3 GW“双子星”集群,并共用一条海底送出路由,进一步降低并网成本。英国目前海上风电在运装机约14.7 GW,若Mona、Morgan及其他9.6 GW已中标项目如期开工,2026-2030年间年均新增装机有望达到6 GW,显著缩小与50 GW目标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政府同步推进差价合约改革,将固定式海上风电合同期限由15年延长至20年,并放宽可行性评审标准,为Mona等项目锁定长期收益。同时,针对供应链瓶颈,英国计划在2025年夏季启动新一轮13 GW项目招标,释放160亿英镑投资,进一步缓解风机、海缆、施工船短缺压力。
Mona项目的获批不仅是一次常规行政许可,更是英国海上风电“政策-资本-供应链”组合拳的集中体现。从2700万英镑/吉瓦的激励到20年CfD合同,从本土制造基地到“北海能源走廊”互联,英国正用制度创新对冲成本与周期风险。随着Mona在2026年启动海上施工,英国距离2030年50 GW装机目标已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全球海上风电在平价时代的高效扩张提供了“英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