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厦钨新能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其与法国核能巨头Orano合资成立的法国厦钨新能科技公司正式启动运营,项目选址法国北部重要港口城市敦刻尔克。这一战略合作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材料企业开始深度参与欧洲本土产业链建设。
在金属材料应用方面,项目涉及多种
关键金属资源。
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主要原料包括高纯度的
镍钴锰氢氧化物,这些过渡金属元素决定了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作为原料基础的锂盐产品,其纯度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
电化学性能。生产线中的反应釜、干燥设备等关键装置多采用特殊不锈钢材质,以确保在强酸强碱环境下的耐腐蚀性。
项目规划建设两栋主厂房及配套研发中心,采用中法双方共同设计的工艺路线。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达2.1亿欧元,其中法方持股51%,中方持股49%。这种股权结构既保证了法方在项目运营中的主导地位,又确保了中方在核心技术上的话语权。
从产业链角度看,该项目将完善欧洲本土的锂电材料供应体系。目前欧洲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但正极材料等关键原料仍主要依赖亚洲进口。项目投产后,预计可为当地电动汽车制造商缩短供应链半径,降低运输成本和碳足迹。
项目选址敦刻尔克具有多重战略考量。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港口条件优越,便于原材料进口和成品运输。当地政府提供的绿色能源支持政策,也有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Orano作为法国核能领军企业,将为项目提供稳定的低碳电力保障。
技术合作方面,双方计划共建研发中心,重点攻关高镍低钴正极材料体系。这种技术路线可减少对稀缺金属钴的依赖,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回收技术领域,双方将探索退役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循环利用工艺,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市场分析显示,欧洲正成为中国锂电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除厦钨新能外,多家中国
电池材料企业已在德国、匈牙利等国布局生产基地。这种产业转移趋势既是对欧盟碳边境税等政策的应对,也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项目一期2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建成试产。全面达产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基地之一。该项目的实施,将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锂电材料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促进中欧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关键金属资源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厦钨新能此次海外布局,不仅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新范本。未来,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