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宾馆的签字台旁,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与一汽集团董事长邱现东共同落笔,一纸协议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能源赛道按下“加速键”。根据协议,红旗品牌将率先推出4款全新平台纯电与增程式车型:旗舰轿车E-QM9、中大型SUV E-HS11、跨界轿跑E-S7以及氢燃料电池轻客E-L4,全部搭载一汽自研“天工”纯电架构与“九章”智能座舱,支持800V高压快充,CLTC续航最高可达900公里。一汽-大众则计划在长春基地投产4款基于大众CEA电子电气架构的全新车型,涵盖A+级纯电轿车、B级SUV及两款MEB-Lite入门级产品,2027年后陆续下线。
央地共建不只在整车。协议明确“三个一百”配套工程:
100亿元产业基金——长春市与一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共同设立,专项用于新能源三电、功率半导体、智能底盘等关键零部件招商;
1000亩
动力电池小镇——净月高新区一次性供地,已吸引国轩、蜂巢、赣锋等5家头部电池企业签订意向,规划总产能60 GWh;
100%绿电制造——红旗蔚山工厂、一汽-大众西南园区将在2026年全部接入吉林西部“陆上风光三峡”绿电专线,年减少碳排放72万吨。
吉林大学同日与一汽签署产学研协议,将共建“未来汽车技术联合研究院”,首期投入10亿元,聚焦
固态电池、车规
芯片、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卡脖子”环节,并设立“红旗学院”,每年定向培养硕博研究生300人。
在消费端,长春市同步出台“春城绿车十条”:个人购买一汽新能源车型可享最高1万元地方补贴;公共领域新增巡游出租车、网约车100%新能源化;2025-2027年间,全市将新建充电桩3万个、换电站100座,实现城区5分钟补能圈。
市场反馈立竿见影。协议签署当日,一汽红旗官方小程序新增意向订单1.2万辆;资本市场亦闻风而动,一汽富维、富奥股份等配套企业股价两日累计上涨逾8%。
从8款新车型到千亿级产业链,中国一汽与长春市政府的这次“握手”不仅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绿色动能,更以央地共建、产学研融合、绿电直供的立体模式,树起了新能源时代“政府+企业+高校”深度合作的新样板。当红旗与大众的双Logo在长春街头闪耀,世界将看到老工业基地向“中国绿色车谷”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