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启动2025年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计划分两批次推广10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首批推广500辆。该项目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联合推动,采取"政府引导、场景示范、市场运作、自愿参与"的原则,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推进。首批示范车辆包括40辆燃料电池客车、200辆燃料电池货车Ⅰ型和260辆燃料电池货车Ⅱ型,为了推动氢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项目采用"应用场景示范+示范应用联合体申报"的创新模式。申报主体需组建由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联合整车制造企业、车辆运营单位和加氢站运营单位等组成的示范应用联合体。这种产业链协同模式将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促进氢能汽车生态系统的构建。项目要求联合体成员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示范运营,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积累经验。
示范项目设定了严格的技术指标: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小于50kW,与驱动电机功率比不低于50%;启动温度需达到-30℃以下;电堆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系统功率密度不低于300W/kg。这些高标准要求将推动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性能。同时规定车辆纯氢续驶里程不低于300公里,部分特殊场景车辆可放宽至200公里,确保满足不同运营场景需求。
项目特别关注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要求在示范期间实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商用车企业需提供5年或20万公里的质保服务,保障车辆运营可靠性。此外,项目鼓励探索70MPa高压储氢技术示范运行,这将为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提升和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推动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