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锂行业显现回暖迹象,天齐锂业最新业绩预告显示公司经营状况正在改善。根据公告,该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实现0至1.55亿元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52.06亿元的巨额亏损相比,业绩明显好转。这一转变反映出锂行业经过深度调整后正逐步企稳。
定价机制的优化成为业绩改善的重要因素。报告期内,
锂矿定价周期由原先的季度定价调整为月度定价,使生产成本能够更快反映市场价格变动。这种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有效缓解了此前价格倒挂带来的经营压力。在四川和澳洲的锂矿项目,公司通过优化开采方案,进一步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海外投资收益的增长也为业绩回暖提供了支撑。天齐锂业参股的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上半年业绩同比提升,带动公司投资收益增加。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生产商,SQM在盐湖提锂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业绩改善反映出南美盐湖提锂企业的竞争力正在增强。
汇率变动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报告期内澳元汇率走强,为公司在澳洲的锂矿业务带来可观的汇兑收益。天齐锂业在澳洲拥有格林布什锂矿的权益,该矿是目前全球品位最高的硬岩
锂矿床之一。澳元升值不仅改善了财务表现,也增强了海外资产的账面价值。
尽管锂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仍有所下降,但降幅已较前期明显收窄。市场供需关系正在逐步改善,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稳定增长为锂产品需求提供了支撑。特别是在高端锂盐市场,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氢氧化锂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价格相对更为坚挺。
产能结构的优化也是业绩改善的原因之一。天齐锂业近年来调整了生产布局,逐步关停高成本产能,将资源向优质项目集中。在四川遂宁的锂盐生产基地,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自动化水平,单位能耗和人工成本显著下降。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
库存管理的改善同样贡献了业绩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减少了高价原料库存的积压,采购策略更加灵活。通过建立动态库存管理机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节奏,避免陷入被动。这种经营策略的调整降低了存货跌价风险,为盈利恢复创造了条件。
行业环境的变化也为锂企经营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随着部分高成本产能的退出,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有所缓解。下游电池厂商库存水平回归合理区间,补库需求逐步释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锂产品价格在二季度呈现企稳迹象。
展望后市,锂行业仍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可能抑制需求增长;另一方面,
储能市场的快速扩张又为锂产品开辟了新的应用空间。天齐锂业等具备优质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复苏过程中抢占先机。
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在提锂工艺方面,直接提锂技术(DLE)的突破可能改变行业格局;在锂盐产品方面,高纯度电池级产品的研发能力将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天齐锂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旨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产业链延伸战略也在持续推进。除上游锂资源开发外,公司正积极布局
锂电池回收业务,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种垂直整合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平滑价格波动风险,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随着
新能源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