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近日出炉。作为国内钨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的财务数据反映出当前钨制品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2亿元,同比下滑4.41%。
从业务板块来看,厦门钨业三大主营业务呈现不同发展态势。钨钼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高端硬质合金领域的持续投入。目前,公司已形成从钨矿
采选、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在超细晶硬质合金、涂层刀具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取得突破。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高端制造领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利润来源。
稀土业务板块表现亮眼,营收和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
功能材料需求持续旺盛。厦门钨业依托自身在稀土分离和深加工方面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高性能
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等产品。其中,用于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稀土永磁材料已成为该板块的重要增长点。
新能源材料业务成为影响整体利润的主要因素。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影响,
锂电材料价格持续走低,竞争压力加大。为应对市场变化,公司正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
镍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等产品的研发投入。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环境来看,全球钨制品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传统应用领域需求趋稳;另一方面,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对高性能钨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厦门钨业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逐步实现从初级加工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型。其研发的超细碳化钨粉、纳米硬质合金等创新产品已开始批量生产,这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在稀土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延伸。通过加强与下游应用企业的战略合作,厦门钨业的稀土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在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等领域,公司的稀土永磁产品已形成稳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新产品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厦门钨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5%,主要用于
新材料开发和工艺改进。在钨制品领域,重点突破超细晶硬质合金制备技术;在稀土领域,着力提升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综合性能。这些研发成果将陆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望下半年,厦门钨业将继续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钨钼板块将重点发展精密工具、耐磨零件等高端产品;稀土业务将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材料业务则聚焦于新一代动力
电池材料的研发和生产。随着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和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