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B—sports必一 >

> 新闻资讯

>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高镍正极材料迎来新机遇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高镍正极材料迎来新机遇

2025-07-24 06:47:45 来源:电池中国
161        0
简介:今年以来,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众多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产品或宣布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高镍正极材料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正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包括宁德时代、亿纬能、欣旺达、国轩高科等在内的众多电池厂商,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产品或宣布量产时间表。比亚迪、长安、上汽、广汽、东风、丰田、本田、奔驰、日产、通用等国内外车企,都在大力筹划全固态电池在3-5年内的装车计划。

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极其显著。目前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理论极限大约在350Wh/kg,市场主流的液态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在260Wh/kg-280Wh/kg之间。而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轻松达到400Wh/kg甚至500Wh/kg以上。这使得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应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匹配高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以比能量4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为性能目标,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量产。

比亚迪去年成功从试生产线上下线了一款60Ah全固态电池,采用硫化物电解质、高镍三元正极和硅基负极技术组合,能量密度已达到400Wh/kg,预计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上汽集团宣布,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长安汽车也表示,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电池厂商方面,亿纬锂能在其第二届锂电池大会上宣布,该公司将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产品。欣旺达表示,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2027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已具备/储备的先进固态电池技术,包括高镍正极和硅基负极/锂金属负极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以及新型锂硫固态电池。

国轩高科发布的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实现350Wh/kg的能量密度,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比克电池则表示,该公司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360Wh/Kg,其正极使用超高镍三元材料,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390Wh/Kg的产品。

与此同时,高镍正极材料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正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当升科技透露,该公司已与清陶能源等固态电池客户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开发出多款兼顾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高安全性特点的固态电池用双相复合超高镍正极材料。中伟股份表示,该公司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分别高达31.7%、89.5%。容百科技开发出适配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高镍8系和9系正极,成本与现有材料体系相当,性能表现优异。芳源股份、天力锂能、格林美等公司也在固态电池用的高镍三元材料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众多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产品或宣布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高镍正极材料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正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B—sports必一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湖南 - 长沙
2025年08月07日 ~ 09日
北京 - 北京
2025年08月08日 ~ 10日
陕西 - 榆林
2025年08月10日 ~ 12日
宁夏 - 银川
2025年08月14日 ~ 1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