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碳酸锂市场呈现明显回暖态势,7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单日上涨1100元/吨,均价达6.91万元/吨,最高价突破7万元大关。这标志着碳酸锂价格在经历两个月的底部盘整后,开始显现"V型"反转迹象。与此同时,碳酸锂期货市场也表现强劲,主力合约自7月17日起连续大涨,22日收报7.3万元/吨,期间最高触及7.4万元/吨。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锂盐企业业绩改善明显,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相比2024年的巨额亏损,2025年已出现明显好转,部分企业甚至实现扭亏为盈。这一变化与供给侧收缩密切相关,多家锂盐厂陆续宣布停产检修计划,如江特电机子公司将检修26天,中矿资源产线技改预计耗时6个月。供给端的收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锂价反转的预期,推动能源金属板块持续走强。
锂资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尽管整体仍呈现供过于求态势,但低成本锂资源供给已接近上限,高成本锂矿正逐步回归市场,推高边际成本。数据显示,6.5万元/吨以下的碳酸锂已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头部锂盐厂交付趋紧。与此同时,国内锂矿自给率未达预期,虽然勘探储量大幅提升,但实际开采面临诸多困难,预计规模产能要到2027年后才能稳定释放。
海外锂矿供应呈现分化态势。澳洲Greenbushes一季度锂精矿产量环比减少13%但销量增长17%,非洲津巴布韦上半年锂辉石精矿出口同比增长30%。这种产量出清但出货增长的局面,反映出锂矿高速出清阶段已过,需求正逐步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最大锂消费国仍高度依赖进口,5-6月锂矿进口量虽处低位但价格已现回升,显示国际市场的微妙变化。
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复苏态势明显。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同比增速超40%,其中储能锂电池出货同比大增128%,动力电池增长49%。材料环节同样表现亮眼,正极、负极等主要材料出货量均实现30%以上增长。各环节产能利用率回升至健康水平,头部企业接近满产满销状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二八效应"愈发显著,头部企业已开始筹划新一轮扩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