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产品描述:
潜艇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集成化、紧凑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因外形类似潜艇(或采用密闭式、模块化壳体设计)而得名。其核心特点是将污水处理的多个关键工艺(如格栅拦截、调节、生物处理、沉淀、消毒等)集成于一个密闭的钢制或玻璃钢壳体内,实现污水 “进水 - 处理 - 达标排放” 的一体化处理流程。它以“集成化、高效化、小型化” 为核心优势,是解决分散式污水治理的理想选择,尤其适合用地紧张、缺乏专业运维人员的场景,在农村污水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应用广泛。
该设备的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处理效率、运行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具体如下:
处理效率高
针对生活污水及类似低浓度有机污水,核心污染物去除率可达:COD(化学需氧量):85%~95%;BOD?(五日生化需氧量):80%~90%;SS(悬浮物):90%~95%;氨氮:70%~85%;总磷:60%~80%(视工艺而定,若集成除磷模块可进一步提升)。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B 或一级 A 标准(需根据工艺配置调整)。
处理规模灵活
设备按日处理量可分为小型(1-50m?/d)、中型(50-500m?/d),适配不同场景需求。小型设备可满足单村、独栋建筑的污水处理,中型设备可覆盖小型社区、集镇等集中污水源。
运行稳定性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好:调节区可缓冲水质水量波动,生物处理区采用成熟工艺(如 A/O 工艺的硝化反硝化系统),适应污水浓度短期变化;自动化程度高:通过 PLC 控制系统实现水泵、风机、加药装置等设备的联动运行,可远程监控,减少人工维护频率(每日仅需简单巡检)。
能耗与成本优势
能耗较低:生物处理区采用高效曝气设备(如膜片式曝气器),单位水能耗约 0.3-0.8kW?h/m?(视处理规模和工艺而定);
占地面积小:集成化设计使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 1/3-1/5(如 50m?/d 设备占地面积约 15-20㎡);
污泥产量低:生物处理区采用高效微生物菌群,污泥排放量较传统工艺减少 30%-50%,降低污泥处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