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王建兵,1978年2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加工与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在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水处理技术、能源矿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责任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2部,以第一发明人取得授权专利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一等奖1项,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郭振坤,博士,从事生物质、煤炭清洁转化与综合利用方面研究。主持江苏省卓越博士后人才计划项目、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项目等。已发表相关收录论文44篇,国外SCI期刊21篇,国内核心期刊23篇。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共发表20篇。
杨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结构定量表征与煤转化过程通用模型构建。第一作者在AIChE J.、PROCI等本领域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1篇,被国际科技专著原图收录,被CPD模型创立者认可为模型新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朱亚明,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人层次,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理事,辽宁省化工学会煤化工分会委员。担任《煤炭转化》、《化共矿物与加工》和《煤质技术》等7种学术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低阶煤/沥青/生物质基炭材料高附加值利用研究。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一获奖人)。
?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 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先进功能材料制造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工程科技战略河南研究院副院长。 2012年入选上海“千人项目”专家,2015-201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2016年河南省中原学者、2016年第七届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评议组秘书长、2021年第八界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评议组委员、2023年第二届中国化工学会中日工作委员会主任。获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标题:于学华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