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金属龙头企业华友钴业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根据公告显示,公司预计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62%至67.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4.5亿元至26.5亿元,同比增长39.85%至51.26%。这一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出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金属材料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全球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随着各国加速推进能源转型,
动力电池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直接拉动了对钴、
镍等关键原材料的市场需求。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金属供应商,华友钴业在印尼布局的
镍资源项目逐步达产,有效保障了原料供应稳定性。
在产能建设方面,华友钴业近年来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公司在印尼建设的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项目已实现稳定运行,配套建设的湿法冶炼项目也陆续投产。这些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加压酸浸工艺,大幅提升了镍金属的回收率和产品品质。同时,公司在非洲刚果(金)的
钴资源项目保持稳定运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源保障体系。
技术创新是支撑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华友钴业研发的高镍
三元前驱体材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类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深受动力电池制造商的青睐。公司还开发出多款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钴产品系列,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体现在产品销售价格的稳定上行。2025年上半年,钴金属均价维持在每吨45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镍价也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这为资源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利润空间。华友钴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比重,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华友钴业积极推进"资源-材料-回收"一体化战略。公司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供销渠道。同时,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构建起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闭环。这种纵向整合的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也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环保政策趋严也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各国对动力电池碳足迹要求的提高,采用清洁工艺生产的金属材料更受市场青睐。华友钴业在印尼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单位产品能耗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优势使公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展望下半年,新能源金属市场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全球主要汽车厂商都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5TWh,这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