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官网公告显示,中国主导的IEC 63667-1标准正式立项,这是全球光伏领域首个聚焦碳足迹核算的国际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通威等领军企业深度参与,通过统一全生命周期核算规则与数据质量模型,破解通用数据库时空错配难题,为全球光伏贸易建立透明公平的碳计量基石。
该标准以SJ/T 11926-2024行业标准为技术蓝本,经2025年4月IEC摩洛哥会议全票通过,其创新点在于将本土光伏数据与国际框架精准对接。通过建立时空匹配的碳足迹因子库,不仅提升了中国光伏出口的环境合规性,更推动全球供应链绿色数据互认,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低碳竞争打开通道。
通威在标准制定中展现"技术+制度"双重领导力:参与GB/T2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标,填补碳中和电站建设运营团标空白;主导晶硅电池片碳足迹评价规范,将技术实践转化为行业规则。这种从实验室数据到国际规则的转化能力,使其成为光伏绿色转型的关键规则制定者。
此次IEC标准立项标志着中国光伏从技术输出迈向规则输出。通威通过整合产业链碳数据,推动建立本土化数据库国际互认机制,既降低了中国企业应对碳关税的合规成本,也为全球光伏产业建立了可复制的低碳发展范式,形成"中国方案-全球共享"的新格局。
未来五年,IEC框架下的光伏碳足迹系列标准将持续升级。通威计划联合科研机构建立动态更新的碳因子云平台,覆盖硅料、玻璃等全供应链环节,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电站运营碳排实时追踪。这种技术嵌入标准的路径,将重新定义光伏产业的绿色竞争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