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设备采用多技术融合方案:
红外传感器:通过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如CO?在4.26μm、CO在4.65μm的吸收峰),结合NDIR(非分散红外)技术计算浓度。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O?等氧化性气体,利用氧气在电极表面的还原反应生成电流信号。
热导传感器:测量H?等高导热系数气体,通过气体热导率差异换算浓度。
内置工业级数据采集模块,对多传感器信号进行温度、压力补偿与算法校正,实时输出高精度数据。
应用范围
适用于燃煤电厂(锅炉燃烧优化)、钢铁冶金(高炉煤气成分控制)、水泥建材(窑炉热工分析)、垃圾焚烧(焚烧效率监测)及化工生产(合成气比例调控)。尤其适合需要满足中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或欧盟工业排放指令(IED)的场景,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与工艺稳定性提升。
产品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CO(0-5000ppm)、CO?(0-30%Vol)、SO?(0-1000ppm)、NOx(0-2000ppm)、O?(0-25%Vol)
精度:±1%FS(红外/热导传感器),±2%FS(电化学传感器)
响应时间:T90≤15秒(快速模式)
工作温度:-20℃~60℃(分析单元),采样探头耐温≥300℃
输出接口:4-20mA、RS485(Modbus-TCP)、以太网(支持OPC UA协议)
电源:AC220V±10% 50Hz,功耗≤500W
防护等级:IP65(防尘防水,适应户外安装)
尺寸/重量:分析单元1500×1000×800mm / 200kg,探头根据工况定制
产品特点
多组分同步监测:支持CO、CO?、SO?、NOx、O?等5参数实时检测,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与维护成本;可选配CH?、H?S等气体扩展模块。
高精度与稳定性:采用进口传感器与自适应补偿算法,CO检测精度±1%FS;长期运行零点漂移≤0.5%FS/月,确保数据可靠性。
智能化数据管理:内置工业PC与SCADA软件,支持远程校准、故障预警与历史数据回溯(存储≥5年);提供API接口,无缝对接企业ERP或MES系统。
耐用与低维护设计:全不锈钢机身结构,IP65防护等级适应恶劣环境;光学元件寿命≥8年,自动清洗功能降低人工干预频率。
合规与认证:符合HJ 76-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CE认证,数据可直接用于环保税申报与碳配额核算。
用户友好操作:10英寸触摸屏集成中文界面,支持参数设置与趋势曲线查看;提供手机APP(如Gasboard Cloud)实时监控,提升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