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ND-HW(D) 采用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线吸收法,核心流程如下:
样品燃烧:将样品与助熔剂(如钨粒)置于高频感应炉中,通过高频电流加热至高温,使样品中的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 CO? 和 SO? 气体。
气体传输:载气(如氧气)带动生成的气体通过气路处理系统,经干燥、过滤后进入红外检测室。
红外吸收检测:CO? 和 SO? 分别在 4.26μm 和 7.4μm 波长处具有特征吸收峰,红外检测器通过测量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强度,定量计算样品中碳、硫的含量。
数据处理:检测信号经前置放大后传输至计算机,通过内置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曲线拟合及结果输出,支持全中文界面操作与文件管理。
应用范围
冶金行业:测定钢铁、铸铁、合金中碳、硫含量,优化冶炼工艺与质量控制。
铸造领域:分析铸铁、铸钢、有色金属的碳硫成分,指导炉前配料与成品检验。
材料科学:检测土壤、矿石、水泥、玻璃等非金属材料中的碳硫含量,支持地质勘探与新材料研发。
环保监测:评估工业废料、燃烧产物中的硫排放,助力环保合规性检测。
科研与教学: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高精度碳硫分析工具,支持材料性能研究与实验教学。
产品技术参数
参数项 规格
测量范围 碳(C):0.00001%~10.0000%(可扩展至99.999%)
硫(S):0.00001%~0.3500%(可扩展至99.999%)
分析精度 碳(C):RSD≤0.5%
硫(S):RSD≤1.0%
分析时间 约35秒(不含取样、称样时间)
电子天平 联机操作,称量范围0~100g,读数精度0.0001g
工作电压 AC220V±10%,50Hz
工作温度 10~30℃
相对湿度 ≤80%
气体要求 氧气纯度≥99.5%,输入压力0.18MPa±5%,载氧压力0.08MPa±2%
气体流量 顶氧流量1.0~2.0L/min,分析气流量3.0~4.5L/min
显示方式 19寸液晶显示屏,数显与曲线动态显示
打印功能 电脑打印,支持TXT、XLS、DOC格式输出
产品特点
高精度与高稳定性:
采用低噪声、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结合真空陶瓷电容高频炉头,确保功率释放完全,长期稳定性优异。
分析误差优于 GB/T20123-2006/ISO15350:2000 标准,满足国际计量要求。
模块化与抗干扰设计:
整机气路采用不锈钢气管,替代传统塑料气管,减少吸附效应,提升低含量样品分析精度。
红外池双层隔离结构,降低环境温度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适应复杂工况。
自动化与便捷性:
支持电子天平自动联机、全中文操作界面及四十余项软件功能(如文件帮助、系统监测、数理统计等)。
动态显示分析过程中的碳、硫释放曲线,实时监控数据变化。
安全与耐用性:
新增预热功能,先启动高频后启动氧气,解决低密度样品燃烧难题,避免吹样问题。
改进型自然风对流冷却技术,电子管工作温度低于80℃,延长设备寿命。
扩展性与兼容性:
可搭载自动送样系统,实现批量样品连续分析,提升检测效率。
支持标准物质单点校正,确保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物质高度一致。
行业认证与典型用户:
符合计量检定规程 JJG395-97 标准,已服务于冶金、铸造、机械等领域的权威机构,口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