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膏体充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膏体充填条带工作面端部隔离装置,包括主挡板,在所述主挡板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设置有副挡板,在所述主挡板的上部开设有布料孔,用于穿过充填布料管,在所述主挡板和副挡板的上部均铰接有支撑油缸,在所述主挡板和副挡板的下部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油缸的下端铰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实现对充填条带端部的隔离,提高充填工作面效率,同时实现设备的循环复用,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山充填管路疏通装置,属于膏体充填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由钻杆、PDC钻头、钻刀、连接杆、支撑盘及底部螺母组成;钻杆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PDC钻头,支撑盘活动套设在钻杆上;通过底部螺母与底部螺纹的配合来调整支撑盘的位置;连接杆顶端与钻刀铰接,连接杆底端设有万向球与支撑盘万向铰接。本装置能够弥补现有管道疏通手段的不足,并能够根据管道直径对装置进行灵活调整,可快速解决矿山充填故障,提高充填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带膏体充填隔离装置,属于充填隔离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针对隔离墙砌筑时间长,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工,从而造成充填工作面的施工时间长,工效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支撑模组和隔离面,所述支撑模组包括支撑骨架、两个固定座和固定锚杆;所述隔离面由若干隔离面板组成;在两个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通过螺栓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通过固定锚杆与支巷煤墙固定;在支撑模组上设置有隔离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及充填工艺,涉及尾矿充填技术领域。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包括水力旋流器、深锥浓密机、第一输送泵、立式砂仓、第二输送泵、胶结料仓、搅拌机以及充填泵。上述尾矿浓密充填系统先使用水力旋流器对尾砂进行粗细分级,然后使用深锥浓密机对粗粒集进行浓密,并利用深锥浓密机的底流进行连续充填,同时使用立式砂仓对细粒集进行浓密,待细粒集达到预设浓度后进行充填,既实现了充填作业连续工作,使深锥浓密机不易出现压耙事故,又保障了充填所需要的浓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深海采矿颗粒旋转发射装置,包括气泵、调压阀、电磁阀、快排阀、SC气缸、颗粒放置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气泵提供压缩空气,调压阀调节输出压力,电磁阀控制气流通断,SC气缸实现颗粒的快速发射;SC气缸的伸缩杆撞击颗粒不同部位以产生旋转运动,该发射装置配备有快排阀,以加快排气速度;颗粒放置装置用于将待发射颗粒放置于伸缩杆前方,确保发射精度;角度调节装置用于控制颗粒的出射方向,实现不同碰撞角度的发射需求;该发射装置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可广泛应用于深海采矿颗粒碰撞实验的研究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中厚破碎矿体中深孔采矿方法,属于采矿技术领域。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沿矿体走向将中段矿体划分成数个采场,在垂直方向上将中段矿体又划分成数个分段,采场整体回采方式采用分段矿房下向式回采方式,矿房结构采用菱形采场结构,在矿房的充填回风巷及凿岩巷内分别施工下向扇形中深孔、上向扇形中深孔进行落矿,出矿从分段的下盘出矿巷出矿。采用本发明采矿方法,克服了破碎矿体采矿效率低的难题,不仅采场生产能力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安全高效以及采矿作业成本低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采空区充填的均匀充填下料装置,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和固定套设在连接器外部的下料筒,下料筒内部设置有混料筒,混料筒外部活动套设有缓冲漏斗,下料筒内部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混料筒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缓冲漏斗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混料筒与缓冲漏斗的转动方向相反,混料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浆料搅拌的搅拌机构、用于对混料筒内壁附着浆料刮除的刮料机构,本发明通过涡轮导料件、封堵板和搅拌机构的配合,能够在浆料下料前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跟随采矿工作面上升的装配式天井构筑方法,属于采矿领域,其中,通过对中段矿体划分采场,施工采场两端的人行天井、拉底巷道及放矿漏斗底部结构,在拉底巷道内进行出矿;在采场内部靠近两端间柱分别安装第一层装配式天井,装配式天井由若干工字钢横梁和竖向挡板构成,工字钢横梁两端通过锚杆固定在围岩上,竖向挡板固定于工字钢横梁之间,形成方桶型空间;逐层安装装配式天井,安装位置与采矿工作面同步上升;每层装配式天井安装完成后,进行爆破崩矿和出矿作业,逐步向上层扩展安装,直至安装至采场顶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应力破碎矿体盘区梯段卸压与中深孔充填一体化采矿法,属于矿山开采领域,其中,高应力破碎矿体盘区梯段卸压与中深孔充填一体化采矿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开采矿山的应力分布和矿体破碎程度,将矿体划分为若干个盘区;将盘区划分为若干个梯段;在当前开采的梯段内设置若干个沿梯段高度方向的卸压孔,卸压孔的深度大于梯段的高度;爆破卸压孔;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回采梯段,充填采空区;回采其余梯段和其余盘区。本申请通过梯段卸压、中深孔开采以及充填技术的有机结合
本发明涉及地质凿孔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矿山开采用地质凿孔设备,包括能三维调节的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内转动安装有中轴,所述安装盘底端内开设的凹槽内转动安装有套设在中轴外的转动筒,所述中轴伸出转动筒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钻头,且所述钻头的外壁开设有呈螺旋状的输料槽,所述转动筒与钻头之间设有进土间隙。本发明通过在钻头与转动筒之间开设进土间隙使钻头开凿时产生的渣土进入到转动筒内并通过螺旋片将渣土沿转动筒输送至炮孔外
本发明属于矿山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矿山固废胶结充填料混料装置,包括漏斗状罐体,漏斗状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漏斗状罐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板,漏斗状罐体的顶部开口内设置有进料组件,进料组件上设置有洒水组件,漏斗状罐体的底部开口内可拆卸连接有堵块,堵块与漏斗状罐体之间设置有驱动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和设置在顶板上的电机,电机与搅拌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搅拌杆上从上到下设置有搅拌叶组件和底搅拌件,搅拌杆与进料组件之间设置有搅拌杆支撑件。
本申请涉及矿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地形钻孔劈裂一体机,包括车身,车身上连接有悬臂,悬臂上安装有钻孔机和劈裂机,还包括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安装在悬臂上,钻孔机和劈裂机均沿轴向设置在回转机构上,回转机构用于带动钻孔机和劈裂机共圆回转,且钻孔机和劈裂机均能沿回转机构的轴向移动,回转机构包括回转转盘,回转转盘连接有回转座,回转座的末端设置有固定机构,在进行回转动作时,固定机构与岩石接触,悬臂以固定机构与岩石的接触点为支点架空在岩石上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凿岩台车的钻臂折叠机构,属于矿山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设置在凿岩台车底盘与钻臂机构尾端之间,钻臂安装架、L型连接架、连杆和钻臂机构尾端一起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钻臂举升油缸的缸杆缩回和伸出,驱动L型连接架以及连杆带动钻臂机构尾端转动,进行钻臂伸展状态和钻臂折叠状态之间的转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钻臂可折叠缩短了凿岩台车的总体长度,无需解体和组装,钻臂折叠后凿岩台车可直接进入提升罐笼内,进行转场作业,省时省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矿井下开采通风装置,涉及矿井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通风机,所述通风机由等径套筒和变径套筒相互拼接而成,所述等径套筒和所述变径套筒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控流风机,所述通风机的外侧设置有方便工人进行粗略检修的检修机构;所述通风机的中部设置有方便工人对所述通风机进行拆装的衔接机构;所述通风机的底部设置有移动所述通风机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多级推杆组件;通过所述多级推杆组件的步进伸缩来带动所述检修机构、所述衔接机构以及所述移动机构依次运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的喷雾降尘系统,涉及煤矿除尘技术领域,包括对称设置在掘进机切割臂左右两侧的负压捕获机构;且所述负压捕获机构处于掘进机切割臂远离切割头的一端;所述负压捕获机构包括吸尘外壳、高压喷气管、一级雾化模组及二级雾化模组;所述吸尘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向掘进机切割头斜上方延伸的集尘管道;所述高压喷气管的喷气段从集尘管道的输出口延伸至其内部,并与集尘管道内壁形成环形间隙。本发明通过多级协同净化及结构创新,显著提升了除尘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与水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破碎矿岩进路充填采矿法首采层回采进路开口方法,属于矿山开采领域,其中,极破碎矿岩进路充填采矿法首采层回采进路开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超前注浆锚杆,掘进分层运输巷道,在分层运输巷道内依次进行一次喷砼、施工水泥砂浆锚杆、铺设金属网片、铺设钢带、二次喷砼、铺设第一钢拱架;第一钢拱架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拱圈;在第一拱圈靠近待回采进路一侧设置矩形孔,在矩形孔内插入加固钢连接所有第一钢拱架;矩形孔的高度高于待回采进路毛断面的高度;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矿山巷道掘进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在掘进设备工作的情况下,获取掘进设备的设备运行参数、所处地下矿山的地质参数、掘进方向上的视频以及掘进设备内操作人员的生理参数和操作集合。利用设备运行参数、地质参数以及该视频,确定掘进设备的环境作用运行状态,从而得到在外部环境作用下掘进设备的运行情况。利用设备运行参数、生理参数以及操作集合,确定掘进设备的人机作用状态,从而得到操作人员和掘进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矿体无切割自由面爆破装置及采矿方法,涉及爆破工程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针对复杂地质矿体难以形成预设自由面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采矿方法。该爆破装置包括特定结构或组合的聚能装药单元,如轴向聚能单元和环向/径向聚能单元,部分单元可集成多点起爆结构。该采矿方法利用所述装置,采用三维立体炮孔布置,将不同功能的聚能单元布设于特定炮孔位置,并结合孔内多点起爆与孔间微差起爆技术,实现无预设自由面条件下的矿岩高效、定向破碎。
本申请提供一种盘区柱回采方法,涉及采矿领域;盘区柱回采方法包括:沿盘区柱的长度方向将盘区柱划分为若干分区,并沿盘区柱的高度方向将盘区柱划分为若干分段,在每一分段内施工至少一段分段巷道;在最下分段的底部留设堑沟,将堑沟与最下分段的分段巷道连通;在每一分段内利用分段巷道在采空区位置施工第一炮孔,通过空场法采出采空区;采空区形成后,以采空区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在对应分段内的剩余矿体施工第二炮孔和第三炮孔;爆破的矿石落至堑沟,并通过最下分段的分段巷道集中出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倾斜中厚矿体预控顶定向抛掷落矿的采矿法,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采场划分为多个分段,每个分段通过斜坡道、斜坡道联络道、分段沿脉巷道、出矿穿脉、切割巷道进行联通;每个分段在矿体的顶部采用浅孔进行切顶作业,形成阶梯状的切顶层,保证切顶层的底板为水平底板,并在切顶层内对采场顶板采用锚杆配金属网进行支护,实现切顶层全锚网支护。在切顶层内采用中深孔凿岩钻机钻凿下向落矿炮孔和抛掷炮孔,并进行中深孔爆破,崩落的矿石通过抛掷炮孔抛掷到下部出矿工程内,实现抛掷落矿。
本发明涉及钻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方位支撑机构的钻车,包括钻车主体具有钻杆部;若干个支撑件沿钻杆部四周排列,支撑件与钻杆部呈夹角设置,支撑件包括:基架设置在钻杆部上;限位支撑钻位置可调设置在基架上,限位支撑钻位置调整后,与钻杆部距离改变,若干个限位支撑钻均用于支撑导向钻杆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钻车无法在调整钻孔位置时,提供更全面的支撑导向作用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钻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钻车用回转钻进机构,驱动组件包括钻轴和若干个摆线马达,钻轴安装于回转器的内部,若干个摆线马达安装于回转器的一端,钻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齿轮,的输出轴插入于回转器的内部,若干个摆线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行星齿轮;本发明通过设置若干个摆线马达,可以保证有足够大的输出转矩和转速;同时摆线马达可以选用同一种规格,便于相互替换,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降低出错率,提高生产效率;摆线马达可根据负载大小,分别启动1个、2个、3个或4个,以调节输出转矩的大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用多功能钻车,巷道用多功能钻车包括:底盘,底盘上具有行走机构;钻杆组件,钻杆组件用于固定锚杆工作;抓取组件,抓取组件进行搬运工作;液压动力组件,液压动力组件包括油箱、油泵、钻杆油路、抓取油路、行走油路以及换向阀,当换向阀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油泵与钻杆油路连通,以通过钻杆油路驱动钻杆组件工作,抓取油路与油泵断开连接,抓取组件停止工作;当换向阀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油泵与抓取油路连通,以通过抓取油路驱动抓取组件工作,钻杆油路与油泵断开连接,钻杆组件停止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矿用自动化液压钻车,其包括底盘、钻车调整装置、倾角调整装置和钻探装置,底盘的下方设有履带自行车;钻车调整装置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定位支板,多个定位支板分别位于底盘的四周,定位支板与底盘相连接,定位支板用于抵接地面,定位支板相对底盘在竖向方向上可移动以对底盘定位及姿态调节;倾角调整装置包括钻进滑板和调位组件,调位组件设于钻进滑板和底盘之间,调位组件用于调整钻进滑板相对底盘的倾斜角度和高度;钻探装置设于钻进滑板上,钻探装置用于连接钻杆并驱动钻杆运动。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压管路系统和锚杆钻机,所述液压管路系统包括:液压泵站,连接管,夹持组件,控制组件,液压泵站具有液压出口,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液压出口相连,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本体,夹持本体包括沿夹持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相连的夹持座、变形件和夹持件,连接管的第二端贯穿夹持件并与钻机的液压进口相连,变形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变形部、第二变形部和第三变形部,第一变形部沿第一方向可弯曲,第二变形部沿第二方向可弯曲,第三变形部沿第三方向可弯曲,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正交,控制组件与夹持座相连
本发明属于岩体硬度探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探测岩体硬度的锚杆钻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锚杆钻车,包括锚杆钻车本体,锚杆钻车本体上设有钻进单元,以及设置在钻进单元上的随钻参数监测单元;数据处理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获取随钻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岩体硬度和炮孔间距,实现现场岩体爆破效果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随钻参数可以实现岩体硬度的随钻快速探测,提高探测效率;根据岩体硬度确定不同爆破等级子区域的炮孔数量和间距,对不同子区域的炮孔间距优化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导向装置和锚杆锚索钻车,该定位导向装置包括与移动载体连接的多向调节组件以及连接多向调节组件的定位组件;多向调节组件包括: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的多向调节臂、以及连接多向调节臂的伸缩装置;定位组件包括动力盘以及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盘的齿轮盘。本申请中,通过多向调节组件能够精准匹配预设锚孔的倾斜度,并采用多机协同作业,实现锚孔间距定位要求,并且确保钻进角度满足施工标准,具备精准定位导向效果。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锚杆锚索钻车
B—sports必一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采矿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