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钛合金厚板的水切割装置及水切割方法,所述的钛合金厚板的水切割装置包括水切割组件;所述水切割组件包括混砂室、连接管道和喷嘴;所述连接管道用于连接混砂室和喷嘴;在喷嘴上设有用于进行切割的切割喷口,所述切割喷口设置为一字形结构。通过将切割喷口的形状设置为矩形喷嘴,使得射出的水流由圆柱形变为棱形,诱导水切割后水流向矩形口长边的两侧流动,从而避免了两刀切割时,第一刀在下部形成的空洞,提高了表面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使用铬的铝或铝合金的阳极化后密封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部件的表面的方法,该部件意图用于航空领域,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部件进行阳极化步骤;ii)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阳极化后密封方法处理该阳极化部件;以及可选地iii)施加一层或多层涂料。本发明还涉及由根据本发明的阳极氧化后密封方法处理的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部件,该部件可选地包括一层或多层涂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三价铬镀黑铬的镀层结构,包括铝合金基体、和在所述铝合金基体上从内到外依次制备的化学沉锌层、聚合硫氰酸盐镀铜层、光亮镀镍层、高防腐镍锡合金镀层、三价铬黑铬镀层、及稀土电解保护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铝合金三价铬镀黑铬的镀层结构,按照GB/T 5270–2005《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评述》以热震法测试镀层结合力,其结合力满足标准要求,按照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进行中性盐雾试验120h,镀件表面无腐蚀物生成,本镀层结构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合格率储能箱铝合金水冷板制备方法,包括将整块铝材进行切割,得到基板毛坯和盖板毛坯,四周均留有一定的余量;通过等离子体活化清洗对基板毛坯和盖板毛坯进行清洗,去除毛坯杂质;将基板放置到CNC机床上固定,CNC机床的刀头沿着预设路径在基板表面挖出主流道;使用压缩空气吹除主流道内的金属碎屑,再采用电解工艺,通过阳极溶解精准去除主流道残留细小毛刺;对基板表面进行脉冲微弧氧化处理;
一种新型可热成型免淬火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板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热成型免淬火铝合金薄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室温塑性低、成形零件后续热处理形状畸变问题。方法:一、配料;二、铸造得到新型可热成型免淬火铝合金铸锭;三、热轧得到7mm厚热轧卷料;四、冷轧得到1.5mm厚冷轧卷料;五、开卷得到板片;六、热冲压得到结构件;七、时效得到成品结构件。
一种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合金成分为:Ni:1.0~2.6wt%,Co:0.5~1.6wt%,Si:0.3~0.9wt%,Mg:0.05~0.2wt%,Ag:0.5~1.5wt%,余量为Cu。制备方法包括:按照上述合金成分级质量百分含量配置原料,使用真空熔炼炉进行合金铸造;对铸锭进行固溶处理,随后快速水冷至室温,以保留合金的固溶状态;铣去铸锭的板表面缺陷后,对铸锭进行热轧;再经两次冷轧、三次时效处理,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合金最高达到抗拉强度889.75MPa,屈服强度733.16Mpa,硬度265.5Mpa,导电率54.45%IACS,延伸率2.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合金化碲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合金化碲铜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微合金化碲铜合金的各组分包括Cu:99?99.5wt%,Te:0.24?0.50wt%,P:0.004~0.020wt%,Zr:0.03?0.10wt%,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微合金化碲铜合金的组织包括第二相,第二相包括铜碲相和碲锆相,所述铜碲相和碲锆相的质量比为6.5?10.0,该微合金化碲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折弯性能和较小的冲压毛刺。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铝液除渣设备,包括熔铝炉;炉体倾斜装置,设置在熔铝炉上,用于驱动熔铝炉倾斜;转动环,转动环一侧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滤仓,转动环另一侧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熔铝炉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弧板,圆弧板与转动环一侧抵触连接;转动管,设置在转动环下部;转动组件,设置在熔铝炉上,转动组件上设置有转动管,配置为通过转动管驱动转动环转动;储渣仓,可拆卸设置在熔铝炉侧壁上;除气除渣装置,设置在熔铝炉上方,用于往铝液中添加精炼剂和除气气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热处理高性能压铸稀土铝合金,其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化学组分:Mg:3.0~6.2%、Si:2.0~8.3%、Cu:1.0~2.8%、Mn:0.13~0.8%、Ta:0.03~0.56%、Zr:0.03~0.62%、Ag:0.01~0.26%、Hf:0.01~0.32%、Ti:0.01~0.24%、Be:0.0001~0.0050%、Fe≤0.2%,稀土元素总含量0.1~1.2%,其中稀土元素为Ce、Y、Yb三种,其他不可避免的单个杂质元素≤0.03%,杂质元素总量≤0.15%,余量为铝。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光伏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光伏的铝合金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Si:0.75~0.85%;Mg:0.70~0.80%;Ti:0.05~0.20%;Zr:0.05~0.18%;Mn:0.01~0.03%;Fe≤0.10%;Cu≤0.03%;Cr≤0.05%;Zn≤0.05%;余量为铝,其中所述铝合金材料还满足1.08≤Si/Mg≤1.18和0.10%≤Ti+Zr≤0.30%的条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光伏的铝合金材料,可用于铸棒、铸锭等产品,后续可用于高压铸造、挤压锻造等产品,其强度和韧性显著提高。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梯度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包括合金基体、过渡层、熔覆层,过渡层位于合金基体与熔覆层之间,过渡层沉积于合金基体上,熔覆层沉积于过渡层上,过渡层由合金基体粉末和熔覆层粉末混合组成。本发明能够显著抑制打印裂纹的形核生长,使得熔覆层内无裂纹,熔覆层与基体界面处无未熔合孔隙,提高熔覆层的结合效果。
本发明属于铜带压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铜带连续压平设备,包括安装座,阵列设置在安装座正面的压平辊,分布在压平辊两侧的引导辊和校正辊,以及设置在安装座背面的驱动控制部,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组件。本发明通过使得伸出的定位挡板二抵触在铜带外侧,一方面保证在进行压平前铜带布置时,利用收缩的定位挡板二预留铜带插入布置空间,另一方面在布置插入后利用复位的定位挡板二配合内侧定位组件实现内外侧的定位处理,实现纠偏处理,保证铜带具有快捷装配布置的同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强度的两相钛合金,其含有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还含有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的下述各化学元素:Al:5.3~6.3%,V:3.4~4.4%,Cr:0.5~1.4%,Fe:0.6~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两相钛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获取原料,所述原料包括海绵钛,铁块、铬块、铬铁合金、铝钒合金以及金属铝;压块:将铝钒合金、金属铝以及一部分海绵钛混合后压块,以作为第一压块;将铬铁合金、铁块、铬块以及其余的海绵钛混合后压块,以作为第二压块;布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铜氨法制备的碳化硼/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纤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铜氨溶液和植物纤维混合溶解后,再与碳化硼粉混合,得到碳化硼/纤维浆粕纺丝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得到铜氨法制备的碳化硼/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碳化硼/纤维素复合纤维主要基底为纤维素,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能被微生物分解,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纤维素的多孔结构使得气体和水分能够顺利通过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锂合金热处理方法和带筋筒壳,将铝锂合金分段升温至400?440℃,保温,然后置于500?510℃下,保温,冷却至室温;所述分段升温时,控制所述铝锂合金的升温速率不大于1℃/min,所述分段升温至少分为三段,每次升温完成后保温,每段保温温度的间隔温差为50?70℃,首次升温后的保温温度为230?250℃;本发明显著降低晶粒尺寸,同时提高产品强度和延伸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线缆。本发明所述合金导体材料,包括:Zr 0.010~0.028%、B 0.02~0.03%、Fe 0.01~0.03%、Si 0.010~0.028%、(V+Ti+Cr+Mn)0.012~0.050%、RE 0.001~0.048%,余量为铝。本发明采用极微稀土微合金化成分设计技术,通过控制结晶轮分区精准冷却提供在线固溶效果,匹配热连轧速度与道次尺寸分配形成在线铝杆退火效果,同时对不同规格导线冷拉拔速度精确控制提供拉拔热量实现导线在线退火效果,增加成品线材低温稳定化退火工艺,实现高温组织性能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提升。
本发明属于异种金属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基与铜基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本发明在焊接前添加中间层,中间层以钛(Ti)为基体,辅以Al、V、Fe等元素,能够有效协调钨与铬锆铜合金的物理性能差异(如线膨胀系数、熔点),减少焊接界面因热应力产生的裂纹;Al和V的添加可形成活性中间相,加速原子扩散速率,缩短焊接时间,同时提高界面冶金结合的均匀性;严格控制氧含量(O<0.2%)和低碳(C:0.07?0.11%),避免焊接过程中氧化物和碳化物的形成,确保界面纯净;钛基合金耐高温性能优异,在880~900℃的扩散焊条件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钢/镍基合金双金属复合板强度的热轧复合工艺,属于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焊接好的组坯在1250℃保温2~4h,出炉后在高于1000℃时采用大变形轧制,每道次压下量≥20%,在此阶段将复合板轧到目标厚的70%以上;当温度处于900~1000℃时采用小变形量轧制到目标厚度,随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使用该热轧复合工艺双金属材料可实现有效的冶金复合,得到的双金属复合界面平直,无孔隙和裂纹等冶金缺陷,试样经三点弯曲后的界面仍复合良好,宏观和微观上均未出现裂纹。
本发明公开了高冲击韧性Ti80钛合金厚板及其组织形态的热处理控制方法,通过对热处理炉进行炉温均匀性检测,之后按照热处理制度进行热处理,Ti80钛合金厚板在(Tβ?60)±10℃温度下进炉,到温后保温0.5~1h,均匀升温至(Tβ?15)±10℃,到温后保温3~4h;热处理过程中Ti80钛合金厚板在热处理炉中微动;将热处理后的Ti80钛合金厚板出炉后进行热矫直,确保Ti80钛合金厚板的矫直不平度允许偏差≤10mm/m;之后将热矫直后的Ti80钛合金厚板在冷床上移动冷却,获得高冲击韧性Ti80钛合金厚板。
一种模拟中子辐照嬗变硅效应的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铝合金领域。其中,模拟中子辐照嬗变硅效应的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要模拟的铝合金状态确定合金中的Si元素含量并制备具有对应成分的过饱和固溶体原料,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得铝合金棒材并通过热处理得到模拟产生嬗变硅效应的铝合金组织。该铝合金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得到模拟合金来有效模拟铝合金受长期中子辐照后由于嬗变反应形成的析出相组织,对于研究辐照嬗变产物对铝合金的性能影响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束冷床炉熔炼扁锭工艺低成本制备高性能两相钛合金的方法,根据两相钛合金的名义成分进行配比,以TC4钛合金返回料为主料,辅以中间补偿合金,并改进了装料方式,之后采用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出两相钛合金铸锭。本发明以TC4钛合金返回料为主料,通过电子束冷床炉熔炼出可以直接轧制的两相钛合金铸锭,免去了后续开坯锻造的过程,不仅降低了原料成本,还缩短了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低成本生产两相钛合金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铝基碳化硅箔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模量铝基碳化硅箔材及其制备工艺:S1:基料准备,所述基料包括浆料和纤维料;浆料和纤维料的质量比为10:(0.2~0.4);所述浆料的原料包括铝、碳化硅、钼,其中,铝、碳化硅、钼的质量比为1:(0.1~0.2):(0.02~0.04)。本发明中,N,N?二甲基甲酰胺能够延缓溶剂挥发速率,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改善纤维形貌,避免产生珠状结构,最后经静电纺丝处理得到纤维料,在静电纺丝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纤维料形成纳米级的纤维结构,极大地增加了比表面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氮掺杂碳纳米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催化材料包括Fe、Co、Ni、Cu和Mn五种非贵金属组成的高熵合金和MOF辅助合成的氮掺杂碳,其中非贵金属高熵合金作为主体材料,氮掺杂碳作为载体材料,将非贵金属高熵合金负载在氮掺杂碳上构建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二硫酸盐去除水体中抗生素。其具备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及良好的重复利用性等优势,是一种兼具高效催化性能与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其制备方法具有操作流程简单、绿色环保、经济可行等优点,可用于大规模制备。
本发明涉及合金管坯钢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锰合金管坯用钢生产工艺,包括S1、转炉冶炼;S2、LF炉精炼;S3、钢水脱气;S4、连铸加工;S5、加罩缓冷;S6、热轧;S7、圆钢缓冷;S8、成品检验、入库。通过钢包精炼炉对钢水进行精炼,同时利用RH或者VD对钢水进行真空脱气,多次排杂的情况下有效地去除钢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空气,从而使得后续连铸加工生产得到的铸坯的杂质含量更低,不仅成本更低,同时去除杂质的效率更高,从而得到更高质量的合金管坯用钢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导轨用高锰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耐磨导轨用高锰合金钢包括基体和基体表面的表面强化层,表面强化层的显微组织为晶粒细化的显微组织,以微米级马氏体和贝氏体复合相作为基体相,且在基体相内分散有体积百分含量为30?45%的硬质相,硬质相包括Ti(C,N)、TiC和TiN中的一种或多种。此外,采用分层次进行不同离子注入的方式在基体表面形成表面强化层,使制备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磨耐蚀性能、较长的疲劳寿命及较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钴锰合金增强的碳包覆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模板法制得多孔SiO2纳米球,经还原剂混合煅烧后洗涤,得到多孔硅纳米球;接着,将其加入溶剂中,与高分子涂层前驱体混合,调节pH至8?9,制得高分子包覆材料;最后,向该材料中加入镍、钴、锰等过渡金属离子,搅拌6?12小时后,在氩氢混合气氛下煅烧,得到镍钴锰合金增强的碳包覆多孔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镍钴锰合金增强的碳包覆多孔硅纳米颗粒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钼掺杂的细晶钨镍铁合金冷冻干燥制备方法,属于钨合金制备领域,合金由冷冻干燥法两步烧结制得,包括W?Ni?Fe和W?Mo?Ni?Fe,烧结后,合金的晶粒尺寸小于15~28μm,γ相体积分数介于15~25%之间,W?W连接度0.20~0.40,抗拉强度在950~1050MPa以上,延伸率为20%?30%以上,在合金制备过程中,得到纳米粉末晶粒粒径小于200~300nm,平均晶粒尺寸小且粒度分布变窄;采用新颖的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超细的W?Mo?Ni?Fe及W?Ni?Fe粉末,与传统的机械合金化等方法相比,冻干的超细W?Mo?Ni?Fe粉末更细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铜基石墨烯复合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粉末的加工领域。该铜基石墨烯复合线材包括铜细丝和包裹在铜细丝上的三维石墨烯网络。其中,铜细丝包含沿着一个方向取向的纤维状铜基体晶粒,在取向分布的铜基体晶粒中,<111>织构的含量≥60%;三维石墨烯网络为分布在铜基体晶界上的石墨烯的取向网络结构;铜基石墨烯复合线材的直径为0.01?0.5mm,位错密度不大于1014m?2。
本发明涉及钨丝拉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钨合金粗丝拉拔用转盘及采用其的钨合金粗丝拉拔方法,提供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转盘,该转盘通过过渡圆弧、托丝锥块,引导钨丝有序排列,杜绝了钨丝的重叠,有效降低断丝率。且本发明协同丝径与速度、温度的关系,完美平衡了钨丝的塑性与韧性,显著降低了断丝率,提升了拉丝成功率,拉拔过程未出现断丝现象,叠丝率为零。同时将废石墨灰变废为保,不仅提升了石墨乳的价值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及其应用,属于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解决铜丝母高温环境下耐磨性及工作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的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锌:35%?42%,铝:2%?4%,锰:4%?7%,镍:0.4%?0.7%,硅?铬?铁合金,4%?7%,其余为铜;该新型承温耐磨铜合金用于制备在高温环境下依靠摩擦力工作的铜合金零件——铜丝母,并公开了铜丝母的制备工艺步骤。本发明通过优化铜合金的组成、配比以及制备工艺流程,提高了铜合金的耐磨性和强度,适用于制备高强度耐磨的铜丝母等零部件
B—sports必一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