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Ni:1.5%~2.8%,Co:0.5%~1.6%,Si:0.3%~1.0%,Mg:0.05%~0.2%,Ag:0.05%~1.5%,余量为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Ni:1.86wt%,Co:1.1wt%,Si:0.62wt%,Mg:0.12wt%,Ag:0.5wt,余量为C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的质量百分比组成:Ni:2.6wt%,Co:1.6wt%,Si:0.9wt%,Mg:0.2wt%,Ag:1.5wt%,余量为Cu。
4.权利要求1一种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照合金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配置原材料,将除镁以外的原材料加入真空感应熔炼炉的熔炼坩埚中;镁原料置于熔炼坩埚上方的可下降铜管中,用于在真空环境中的二次加料;抽取熔炼炉内空气至1.3~1.4×101Pa,然后通入氩气使炉内压强维持在0.04~0.05MPa;随后开启真空感应炉的感应加热装置,升高温度,将熔炼坩埚中的原料完全熔至熔融态并保持3~4分钟;之后降下装有镁颗粒的铜管使其在坩埚内熔化,等待2~3分钟,确保各原材料充分熔化并均匀混合;将熔体浇入模具中得到铸锭,随炉冷却后取出;
步骤2、对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840℃~860℃,在该温度下保温5小时,随后快速水冷至室温,以保留合金的固溶状态;
步骤3、铣去铸锭的表面缺陷后,对铸锭进行热轧;热轧温度为760℃~800℃,保温30分钟,热轧时,每道次压下量为30%,将铸锭热轧到15mm;
步骤4、进行第一次冷轧,首先将厚度由15mm冷轧到2mm,每道次压下量为20%,然后进行第一次时效处理:425~435℃下退火4小时;接着进行第二次冷轧,将厚度进一步冷轧至0.45mm,每道次压下量为10%,随后在 315~335℃下退火4小时进行第二次时效处理,最终将厚度冷轧至0.2mm;最后对0.2mm退火态合金带材进行100~3
声明:
“抗高温蠕变的高强高导铜镍硅钴镁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