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系统采用“视觉引导+气电转换”双模测量机制:工业机器人搭载高分辨率视觉相机,通过模板匹配算法快速识别工件型号与内孔位置,驱动测头精准定位至测量点;气动测头以压缩空气为介质,通过测量喷嘴与孔壁间的气压变化计算内径尺寸,激光扫描模块同步采集孔壁轮廓数据,补偿气动测量因孔形误差导致的偏差;所有数据经工控机中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处理,生成包含圆度、圆柱度及内径实际值的检测报告,并支持与MES系统实时交互。
应用范围
覆盖汽车零部件(发动机缸孔、变速器轴承孔、燃油管接头内径)、液压气动(液压阀体配流孔、气缸内壁粗糙度)、航空航天(涡轮叶片冷却孔、航空接头密封面)、医疗器械(人工关节内孔、导管接头尺寸)及电子半导体(晶圆载具定位孔、精密套筒内径)等领域。支持柔性化生产模式,可快速切换检测程序以适配φ5-200mm范围内不同深度、锥度及螺纹结构的内孔检测需求。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内径φ5-200mm,深度≤300mm,圆度测量精度±0.5μm,圆柱度±1μm;气动测头分辨率0.01μm,激光扫描点间距0.02mm;工业机器人负载5kg,重复定位精度±0.02mm;支持6工位自动轮换检测,单件检测周期≤8秒;系统兼容G代码/STEP模型导入,具备离线编程功能;工作温度0-45℃,湿度≤85%RH,供电AC380V±10%,总功耗3kW;设备占地面积1.8㎡,防护等级IP65。
产品特点
模块化测头库支持快速更换气动/激光/视觉传感器,降低多品种检测改造成本;智能自适应算法自动修正工件装夹偏移,确保测量重复性≤0.3μm;一键式标定功能消除环境温湿度干扰,保障长期稳定性;内置SPC分析模块可生成X-R控制图与CPK报告,支持数据云端存储与追溯;支持5G/WiFi6无线通信,实现远程监控与程序OTA升级。系统通过ISO 10360-2认证,提供定制化夹具设计与多语言操作界面,助力企业实现内孔检测的数字化与柔性化升级。